12月5日是周日,15岁的德州少年小石(化名)寄宿在学校,有点感冒的他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 他的同学小Z看到小石病恹恹的样子,从自己的随身物品中翻出一盒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告诉小石,“这是感冒药,你吃一板,包你马上就能‘活’过来!” 小石拿过药盒看了下说明书,上面显示是治疗感冒和咳嗽的药,成人每次服用1~2片,一日3~4次。 “一次吃一板,太猛了吧?”小石问。 “吃少了没用,我吃过好多次了,放心,好多同学都这样吃过,可带劲了,没事儿。药到病除。”小Z热情地鼓动小石。 小石还是有点顾虑,一口气吃一板药,这种经历从来没有过,毕竟是药,他怕吃多了会出问题。 “瞧你个胆小鬼的样子,我们真的吃过好多次了,吃完后状态好到起飞。”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小Z先后说服了小石7次,小石终于架不住同学的“力劝”,就着一瓶矿泉水,将整整一板24颗右美沙芬片都吃下去了。 半个小时后,小石身体出现控制不住的抖动,并开始呕吐,头晕,继而昏倒。 同宿舍的同学赶紧跟老师反映,学校立即将小石送往医院抢救,并通知了小石的母亲。 12月6日早晨,小石的血液、尿液样本被送往济南博睿检测医学检验实验室。很快,检测结果出来,小石送检血液中的右美沙芬浓度超出治疗量15倍,医生建议治疗一段时间后再复查一次。 12月13日,经过一周治疗的小石仍然有头晕、嗜睡的感觉,但是送检的血液中已经检测不到右美沙芬成分了,证明他体内的右美沙芬药物成分已经被代谢掉。 小石妈妈则对儿子这次吃药过程充满疑惑:儿子为什么一次要吃24颗药?是不是同学胁迫?是否存在校园欺凌?她反复问儿子,儿子就说只是为了治疗感冒,也没有同学逼迫他。 小石妈妈越想越怕,遂报警。而警方上门调查的结果则令人大感意外:的确不存在小石妈妈所想象的校园欺凌的情形,而且这次事件也不足以构成立案,警察只是对小石和劝小石吃药的同学小Z口头教育了一番。 然而,警方由此了解到了校园里秘而不宣的一个“嗑药”大群:小Z同学自己经常大剂量服用右美沙芬,他的身边有为数不少的同学都反复服用或偶尔尝试大剂量服用右美沙芬,服用的目的就是“追求刺激、服用后来劲”。他们的药物多数乃药店直接购买或网购,无论是药店购买还是网上购买,数量均无限制,也没有人提醒他们吃这种药物会上瘾。 事实上,右美沙芬药物成瘾性问题早有专家、学者、医生提出警示。据查询公开资料了解到,右美沙芬为吗啡类左吗喃甲基醚的右旋异构体,其镇咳强度与可待因相等或略强。如果大剂量服用含有该成分的药物,可能对服用者产生大脑损伤、失去意识及心律不齐等副作用。美国曾发生过儿童服用含右美沙芬的胶囊而死亡的事件。2010年,由于担心右美沙芬的安全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发出不要滥用右美沙芬的警告,美国消费者保健产品协会则呼吁进行立法,禁止向18岁以下人群销售含右美沙芬的产品。 北京高新医院戒毒科主任徐杰自2016年收治第一例右美沙芬药物滥用患者戒断治疗后,之后收治的相关患者持续增加,2017年有50余人,2018年相关患者人数翻倍到100多人,2019年底近200人。今年前9个月收治的右美沙芬成瘾患者则超过了300人。这些患者中,18岁左右的年轻人占据多数。 徐杰自接触第一例患者后,开始和同事一起对右美沙芬药物成分及药性进行研究。根据临床了解的数据显示,服用1000毫克右美沙芬产生的毒性与吸食10毫克海洛因相当,通过让用户体内分泌多巴胺,达到飘飘然的感觉。右美沙芬含有微量的可待因、麻黄碱成分,刺激中枢神经,从而达到镇静、镇痛的效果,大量或长期服用容易导致成瘾性,生理、心理都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产生较为明显的副作用。 徐杰说,这款药其实和曲马多、泰勒宁、可待因、止咳水一样成瘾性极高,只是有区别的是,前述药物已经被国家列为管制药物,而右美沙芬没有被列入管制药物,无论男女老少,无需处方即可轻松买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袁逖飞教授则警示,服用右美沙芬可以导致精神症状与持续行为异常,许多因医用和好奇服用该药物的患者在戒断后数月内仍然不能完全恢复状态。即便患者经过了医院的初步治疗,回归社会后三个月内有近90%的滥用者出现复吸情况,危害极大。袁逖飞说,究其原因可能是右美沙芬作为一种随处可见的非处方药,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家长和公众的警惕,也希望更多的相关管理部门参与进来。” |